在看来,以广东和江苏为代表的省份大力推动天然气发电的主要动力源自于能源结构转型的需要。《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80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2%。《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50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5年的6.6%提高到12.6%。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国田介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大湾区能源供应结构一直优于广东省。2017年,大湾区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达到10%,而广东省天然气的占比为8%。


该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为实现大湾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转型目标,大湾区应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供应格局,加快确定天然气的能源主体地位。根据该机构的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中长期情景研究,到 2035 年,大湾区天然气消费占比将上升到31%。其中电力部门的转型路径就在于加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扩大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志坦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是发展气电的战略窗口期。他指出,首先,国家对天然气电发展的态度总体是支持的,要求气电“有序发展”“适度发展”。其次,天然气资源供应有保障。中国天然气产量稳步上升,非常规天然气成增产主力。此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投产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天然气供应渠道。


刘志坦表示,中国推进油气管网体制改革,实施管网独立,有助于推动天然气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调研室主任罗佐县也指出,随着中国油气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开放力度的加大,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获得天然气进口资质,其中也不排除气电企业。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天然气点供和罐箱一体化联运业务快速发展以及市场供应宽松的局势之下,气电企业选址科学会使得企业获得低成本气源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在刘志坦看来,“十四五”期间,中国气电发展将呈现多点化趋势。他表示,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大型燃机项目已趋饱和,发展空间有限。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燃机项目布局基本定型,新布局燃机项目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日趋激烈,开发难度不断加大。随着环保约束条件加大,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有望继续压缩煤炭消费,加之俄气等管线建设加快,未来这些地区会成为新的燃机项目发展区域,区域内省会和重点城市将会建设一批以解决供热为主要目的的热电联产项目。


不过也有业内指出,如果政策环境不完善、发电成本较高、缺乏经济竞争力等问题得到不解决,未来中国气电发展仍难有大的突破。